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艺术类 > 美术 > >

浅谈当代的中国画以及中国画的当代性

来源::未知 | 作者: | 本文已影响
    摘要:艺术的发展是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的,从一定程度上是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成正比的。但也非必然,本文意在概括“五四”以来中国画由于受西方艺术的冲击所产生的巨大变化。同时也让人深思在面对外来艺术的冲击下如何保持本民族艺术的特性。
  关键词:“五四”时期;当代;传统;西方
 
  我们在了解艺术时必然要清晰的理解艺术史的整个发展脉络,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去掌握艺术史的动向以及与当时所处时代的联系。当今社会的发展也是多元的也必然导致当今艺术发展的多元化。作为与西方相对的中国画种也面对着强大的考验和冲击,由此便引发了自己对一些中国画尤其是对水墨画问题的浅见思考。也使自己深知一部艺术史的诞生必然离不开批判性艺术的兴起,或者正是由于批判性艺术的蓬勃发展使得艺术史得以延续和发展。中国美术史也同样如此,正是在这种不断对艺术及艺术家的批判中,推动了艺术史的发展并使其载入史册。
   一、当代中国画
  当代中国画的发展错综而复杂,诚然、我们深知无论对于任何艺术史的探究都必须只有结合当时的文化语境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所以我们只有在纵观近代以来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以及所处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来理解当代的中国画。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写实绘画传入中国并对中国画形成了强烈冲击。此时的中国经过了鸦片战争及其之后列强入侵,使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也正是由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之间往来的中断。随着经济的不断冲击,文化、艺术此时也渗透其中,而此时的中国画也正处于停滞时期,没有创新并追求一味摹古。一些有识之士抱着科技救国的旗号来发展中国,在绘画方面,五四前后的思想家,包括蔡元培、陈独秀、康有为、梁启超、鲁迅等谈及美术时。无不提倡列入科学精神参照西方写实艺术以“改良中国画”。坚持实行这一主张并获得广范影响的,莫过于“徐悲鸿学派”。它改变了以临摹为基础的学画传统,并把素描作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它把培养写实造型能力视为中国画教育的首要目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通过临摹求得文脉传承和笔墨传承的重要性。进入新中国时期,延安革命美术体制、苏联美术教育经验与徐悲鸿学院融合为一,重视造型能力培养的传统得以发扬光大。但更加忽视文脉传承和笔墨传承的写实主义精神,——揭示社会矛盾,直面血肉人生,突出画家个性等等,被大大淡化甚至抛弃。人物画即得其益,亦受其伤。
  现代的一些画家丢弃传统,盲目学习西方,不得不令我们深思。当然这与改革开放后人们向西方学习的观念是分不开的。改革开放后,有些艺术工作者能很好的借鉴西方艺术的优秀东西并将其融入到传统中,取得了显著成果,而有些艺术创作者找不到创作的方向,甚至将艺术形式极端化。
  当代争论最多的问题莫过于“中西艺术融合”的问题,但经过多年的争论,似乎越来越说不清晰。怎样将两者有机互补、相互促进。我相信,从中国传统来看,就像李可染先生所说:要下大力气回到传统中体验,同时要在当代的生活中加以自省,自省是属于心性的文化。中国画强调自我完善,要自省才能进入一种境界,所以有感而发自然而然的体现需要浑厚的学养来支撑。我们不可否认,当代是没有大师的年代。20世纪出现了不少国画大师,像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李可染等几位大师,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现象愕然而止。当然,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层的原因,也许是传承关系所致,也许是时代变革。但我们唯一不可否认的是在以上几位大师中,他们都没有抛弃传统,相反,反而用大量的时间来研习传统,在传统中吸收营养。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就像刘国松老师所讲,中国传统是一座艺术的宝山,但怎样消化吸收为己所用,也成为了问题。
  二、中国画的现状
  从当代来看,中国画发展也同时受到现代艺术与前卫艺术的冲击,也使中国画以及中国画家发生了改变,甚至是空前的。怎样找到中国画与西方现代艺术和前卫艺术结合点成为了当下中国画家深思的问题。
  再多元化的面貌下,中国画在不断尝试创作中,也得到了充分发展的空间。在人物画方面,出现了像抽象水墨、试验水墨等一些新的绘画形式。同时,我们不可否认这些艺术家为之所做出的探索及贡献。他们是在接受传统中的学习中,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并且把自己的艺术观念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也出现了不少优秀之作。同时,也适应了大众的审美趣味,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国的社会现实。 
  从历史来看,中西方本身就存在着不同的文化甚至审美差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同时,民族也是由世界而来。正因如此,我们才要与世界同步,怎样吸收、吸收什么,我想,至少不应是形式的表面的肤浅的。也不是简单的复制拼贴。从现实来看,也许需要更多的艺术家用自己的艺术实践来回应,并加以诠释。也许更需要更多的批评家来为当下为中国画而献身并做出些许成就的年轻艺术家给予充分的肯定。我相信,只有在批判中肯定,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使年轻艺术家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从而为中国画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热榜阅读TOP

本周TOP10

雕塑家与建筑师怎样合作

雕塑家与建筑师怎样合作

【摘 要 题】雕塑 【正 文】 城市雕塑创作中,处理好雕塑与建筑的关系需要雕塑家和建筑师之间的通力合作...